爱书小说网 - 历史小说 - 大唐奴牙郎在线阅读 - 第61章 戏本分歧

第61章 戏本分歧

        在木桩上扎了半天马步、回到厢房的周钧,一头栽在床上,整个人如同散架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样也是腰酸背痛的画月,躺在小间的床上,喊道:“肚子好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在卧房里回了一句:“案台上有早膳吃剩下的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画月思考了一会儿,又喊道:“算了,不吃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在床上挣扎了一会儿,终于还是爬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动了动胳膊和腿脚,周钧走到外堂旁侧的书房,摊开纸磨了墨,又从架上找了本书,开始练起书法。

        休息好一会儿的画月,有了些力气,从床上起来,去案台上拿了两个饼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己嘴中叼了一个,画月拿着另一个,先是来到里面的卧房,发现周钧不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出来后四处找了找,最后在书房里找到了周钧。

        将另一个饼放在一旁的小几上,画月凑过去看了看周钧临摹的字帖。

        看了一会儿,画月皱眉问道:“你拿炭笔写字倒是挺工整,怎么用毛笔写的这般难看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看了眼画月,将手持毛笔的姿势,改成了前世写字的方法,又写了几个字。

        画月看了一愣:“咦?又变得好看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叹了口气:“不过是习惯罢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画月瞧着周钧,迟疑片刻后问道:“二郎,你这拿笔的姿势,是从哪里学来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的手一顿,毛笔上的墨水也溅了几滴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着纸上慢慢渲染开来的墨渍,周钧轻轻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画月奇道:“你笑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:“这还是你第一次称我二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画月:“从前没有喊过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:“心情好些,便喊作你,心情差些,便直呼其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画月一愣,之后撇撇嘴,说道:“唐人的称呼就是麻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眼见着画月走远,周钧又看向小几上放着的饼,轻声自语道:“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两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过上数日,便是离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再过数年,回了故乡,许是就忘了这里的一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如此一来也好,权当是梦一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十来日里,周钧上午跟着公孙大娘习武,下午在书房中练字。

        生活简单但也并不枯燥,直到一位访客的到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日上午,周钧正在木桩上扎着马步,门房有人来报,说是周家大郎就在门外。

        周钧向公孙大娘告了一声罪,跟着门房来到别苑的大门,看见周则牵着马,停在门外。

        周钧走过去,问道:“兄长今日怎么有暇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则笑着对周钧说道:“衡才,诗社来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:“诗社邀某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则:“那西厢记的戏本,前几场正在写着,但是却出了分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:“怎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则:“管着唱曲的聂玄鸾,和管着台词的尹玉,因为些许词句之争,正吵的不可开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邵观文几次相劝,都没什么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他也是无法,只得遣了某,来邀你去诗社一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一听,寻思了一会儿,点头说道:“衡才去向东家告假一日,兄长请稍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半个时辰后,骑马行在官道上的周钧,朝身旁的周则问道:“那戏本写的如何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则:“前两场写的倒还算顺畅,到了第三场,崔莺莺带着红娘在庙里祭拜,无意间遇上了张生,这戏词就出现了争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听完,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二人入了长安城,又赶到了尼姑庵旁的诗社庭院。

        邵昶看见周钧赶来,也是松了口大气,连忙拱手说道:“劳烦衡才跑这一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周钧连忙还礼道:“观文哪里的话,分内之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走进院里一看,以聂玄鸾为首的一帮诗社成员,坐在溪畔的石桌旁;而尹玉、虞珺娘领着另一帮人,则留在小亭内。

        两群人隔着一条小溪,彼此不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周钧见了也苦笑一声,朝邵昶问道:“写好的戏本,可否容某一观?”

        邵昶从怀中取出一叠纸来,交到了周钧的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周钧仔细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相比元明朝代,这唐朝的西厢记,在剧情和细节的处理上,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元明朝代的西厢记,崔莺莺的丫鬟红娘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,她聪明伶俐,是整部戏不可或缺的配角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在大唐鸿雁诗社的改编之下,红娘的戏份被减少,人物塑造上更加偏向于谑角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崔莺莺在角色个性上,则更加敢爱敢恨,勇敢独立了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改编,其实更加符合大唐的时代特色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唐朝,男女之间的礼教壁垒,要比元明时代更加薄弱。

        女子身上,没有那么多的封建礼教,也没有压抑人性的条条框框,所以戏中的角色自然更加独立。

        看完了戏本,周钧倒也知晓了聂玄鸾和尹玉的矛盾,到底出现在了那里。

        管着戏本唱腔部分的聂玄鸾,在第三场崔莺莺拜佛时,在对话时大量引入了唱乐,而且将奏乐,定为了柔媚的小雅情风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尹玉却坚决反对,理由是见面处乃是佛堂,本就庄重肃穆,怎可使用靡靡之音。

        尹玉认为,二人对话中非但不应有唱乐,而且背景音乐,也应该采用煌煌佛音。

        两边本就互相不对付,再加上意见相左,一下子便吵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邵昶也是无法,只能把周钧找了过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周钧想了想,先是就着第三场,取出纸笔,根据聂玄鸾和尹玉的意见,做成了两套戏本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他将诗社众人召集到一起,开口说道:“某听观文言,那西厢记的戏本,诗社之中,有些许不同看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文无定式,言及不同,这本来就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倘若想要知道,哪一种看法更加好些,其实也简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听了,纷纷向周钧问道,应当如何。

        周钧先是朝众人问:“可有通熟音律者,能奏演这戏本的演乐?”

        在诗社成员的推举下,虞珺娘和另几位被荐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周钧先是拿着两套不同的戏本,向她们说了些细节。

        接着,他又转头向人群说道:“可有人愿意与某,试一遍戏?”

        见周钧看向自己,尹玉恶狠狠的回瞪了一眼,转过头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周钧笑了笑,选了另外一人饰作崔莺莺,在虞珺娘她们的奏乐下,拿着两份不同的戏本,逐一演将了一遍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个戏本演完,众人都看出了门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聂玄鸾的戏本,唱戏太多,奏乐太媚,与戏演的场合不符,还冲淡了角色的个性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尹玉的戏本,对白太多,奏乐又太平正,给人的感觉单调乏味。

        二者倘若加以综合,再修改一番,就能得到一个相对完美的戏本。

        见所有人都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,周钧说道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与其花时间和精力去争论孰是孰非,不如根据各自的意见,制定出不同的方案,各自实践一次,自然可见分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邵昶听了周钧的话,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尹玉却是皱着眉头,和身旁的虞珺娘交头接耳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讨论了一番,二女看着周钧的眼神中,又多了不少怀疑。